《《原子结构》教材、重难点及教法分析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,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!
作业内容
《原子结构》
一、教材分析
中学生对许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已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,本节将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,并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部分性质。这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。同时,原子结构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、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,因此本节教材在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二、教学目标
1、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,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;掌握核电荷数、质子数、中子数、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2、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,培养学生分析、处理数据的能力,尝试运用比较、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(1)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、电性的认识,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,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;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,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。
(2)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,使学生了解假说、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,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,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。
三、教学重点、难点
重点:原子的结构。
难点: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。
四、教学方法
学案教学法。自主参与,合作探究,展示交流。
着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,让学生自我感知,学会分享与合作。教师可将“舞台”让给学生,让学生尽情发挥、表演,学生在自主探究获取知识、应用知识的方法,教师为他们获取知识提供指导与服务。
《原子结构》教材、重难点及教法分析这篇文章共1932字。
相关文章
《22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10篇》:第1篇22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、教材分析 《月光曲》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独奏曲,具有清新、激越的意境和优美、和谐的曲调。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写《月光曲》的经过。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,描写的事件中感
《孔乙己一等奖教学设计11篇》:第1篇孔乙己一等奖教学设计 [教学目标] 1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,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2、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,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,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。 [教学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