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第四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第四》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 原文: 先王之教,莫荣于孝,莫显于忠。忠孝,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。显荣,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。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,人子
1、《姮娥奔月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姮娥奔月》原文及翻译淮南子 原文: 昔者,羿狩猎山中,遇姮娥于月桂树下。遂以月桂为证,成天作之合。 逮至尧之时,十日并出。焦禾稼,杀草木,而民无所食。猰貐、凿齿、九婴、大风
1、杜牧《樊川文集》之《张保皋郑年传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杜牧《樊川文集》之《张保皋郑年传》原文及翻译杜牧《樊川文集》 原文: 新罗人张保皋、郑年者,自其国来徐州,为军中小将。保皋年三十,年少十岁,兄呼保皋。
1、刘辰翁《社仓记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刘辰翁《社仓记》原文及翻译刘辰翁 原文: 巽翁先生无位而一食三叹,无食而急人朝饥,他日怀编书示予,独欣然如有饱色。曰:“此喻邑西溪刘氏社仓约也。人人有此心,亦人人能之而不
1、吴从先《倪云林画论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吴从先《倪云林画论》原文及翻译吴从先 原文: 画,一艺耳。然品既不同,情亦殊致,则系之其人矣。 云林之时,以画名家者,富春则黄公望,林平则王叔明,武塘则吴仲圭,而云林最后
1、《好禽谏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好禽谏》原文及翻译郁离子 原文: 卫懿公好禽,见觗牛而悦之,禄其牧人如中士。宁子谏曰:“不可。牛之用在耕,不在觗,觗其牛,耕必废。耕,国之本也,其可废乎?臣闻之,君人者不以欲妨民。”弗
1、顾炎武《与友人论门人书》原文及翻译译文(二) 顾炎武《与友人论门人书》原文及翻译(二)顾炎武 原文: 伏承来教①,勤勤恳恳,闵其年之衰暮,而悼其学之无传,其为意甚盛。然欲使之效曩者②二三先生,招门徒,立名誉,以光
1、柯灵《飞翼楼记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柯灵《飞翼楼记》原文及翻译柯灵 原文: 古越飞翼楼,建于春秋末叶,距今二千五百年②,史笔煌煌,载在典籍。其时天下鼎沸,列国兼并,吴越争霸。越王勾践败北③,入吴称臣,蓬首垢面,忍辱
1、刘禹锡《子刘子自传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刘禹锡《子刘子自传》原文及翻译刘禹锡 原文: 子刘子,名禹锡,字梦得。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,封中山王,谥曰靖,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。七代祖亮,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,遇迁
1、秦观《鲜于子骏行状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秦观《鲜于子骏行状》原文及翻译秦观 原文: 公讳先,字子骏。公自少庄重不苟,力学有文,乡党异之。年二十登进士科,调京兆府栎阳县主簿。神宗初即位,诏中外直言阙失。公应诏
1、《清先正事略选·先生名鼐,字姬传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清先正事略选·先生名鼐,字姬传》原文及翻译清先正事略选 原文: 先生名鼐,字姬传,一字梦谷,世为桐城姚氏,端恪公文然元孙也。少家贫,体羸多病而嗜学。世父①
1、《国朝献征录·吴一鹏传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国朝献征录·吴一鹏传》原文及翻译国朝献征录 原文: 公姓吴氏,名一鹏,字南夫。世家苏之山塘里,自少端重秀颖,游于郡庠,蚤有令誉。治癸丑,登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时学
1、王充《论衡》之《逢遇》原文及翻译译文(二) 王充《论衡》之《逢遇》原文及翻译(二)王充《论衡》 原文: 或以贤圣之臣,遭欲为治之君,而终有不遇,孔子、孟轲是也。孔子绝粮陈、蔡,孟轲困于齐、梁,非时君主不用善也
1、《鲒埼亭集·于颍传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鲒埼亭集·于颍传》原文及翻译鲒埼亭集 原文: 于颍,字颍长,南直隶金坛县人。崇祯辛未进士,知陕之西安府,以事罢官。寻复起为尚书工部郎,知绍兴府。越人最重水利。崇祯之
1、《范石湖使北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范石湖使北》原文及翻译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 原文: 淳熙中,范至能使北,孝宗令口奏金主,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,愿反侵地。至能奏曰:“兹事至重,须与宰相商量,臣乞以圣意谕之,议定乃
1、《桓公与管仲、鲍叔、宁戚饮酒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桓公与管仲、鲍叔、宁戚饮酒》原文及翻译刘向 原文: 桓公与管仲、鲍叔、宁戚饮酒,桓公谓鲍叔:“姑为寡人祝乎?”鲍叔奉酒而起曰:“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,使
1、王阳明《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阳明《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》原文及翻译王阳明 原文: 昔韩退之为潮州刺史,其诗文间亦有述潮之土风物产者,大抵谓潮为瘴毒崎险之乡。而海南帅孔戣又以潮州小,禄
1、《不禽不兽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不禽不兽》原文及翻译冯梦龙《笑府》 原文: 凤凰寿,百鸟朝贺,惟蝙蝠不至。凤责之曰:“汝(rǔ)居吾下,何踞傲乎①?”蝠曰:“吾有足,属于兽,贺汝何用?”一日,麒麟生诞②,蝠亦不至。麟亦
1、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之《假骨董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之《假骨董》原文及翻译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 原文: 骨董自来多贋,而吴中尤甚,文士皆借以糊口。近日前辈,修洁莫如张伯起,然亦不免向此
1、章学诚《浙东学术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章学诚《浙东学术》原文及翻译章学诚 原文: 浙东之学,虽出婺源,然自三袁之流,多宗江西陆氏,而通经服古,绝不空言德性,故不悖于朱子之教。至阳明王子,揭孟子之良知,复与朱子抵牾
1、杨万里《玉立斋记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杨万里《玉立斋记》原文及翻译杨万里 原文: 零陵法曹厅事之前,逾街不十步,有竹林焉。美秀而茂,予甚爱之。欲不问主人而观者屡矣,辄不果。或曰:“此地所谓美秀而茂者,非谓有美
1、刘克庄《味书阁记——为徐德夫右司作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刘克庄《味书阁记——为徐德夫右司作》原文及翻译刘克庄 原文: 阁在丰城山间。名,子贱潘公也;笔,广微袁公也。德夫读书其上有年矣,去而仕于朝,因以其所读
1、萧德藻《吴五百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萧德藻《吴五百》原文及翻译萧德藻 原文: 吴名憃2,南兰陵为寓言靳之曰3:淮右浮屠客吴4,日饮于市,醉而狂,攘臂突市人5,行者皆避。市卒以闻吴牧6,牧录而械之,为符移授五百7,使护而返
1、贝琼《设鱼樵对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贝琼《设鱼樵对》原文及翻译贝琼 原文: 之京师,遇业渔者偕老樵休于道,意若有得者。因诘之曰:“渔樵末事也,方今明天子侧席求士如不及,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□?” 对曰:“公卿
1、《旧五代史·杨凝式传》原文及翻译译文 《旧五代史·杨凝式传》原文及翻译旧五代史 原文: 杨凝式,字景度,华阴人也,父涉为唐宰相。唐昭宗朝,登进士第,解褐授度支巡官,再迁秘书郎,直史馆。唐末梁初,涉再登台席,太祖